通识科过去长期被异化,教育局终决定大刀阔斧进行改革,教育界人士均表认同,并相信此举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,也可令课程拨乱反正,回归教育专业,又建议教育局未来在通识科加入宪法、基本法的内容及法治教育元素,同时在教材上引入专家评审,确保质素。 改革助重回科目设定初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邓飞对高中通识科改革表示欢迎,认为可以重回科目设定的「初心」,日后学生可以轻鬆学习通识科,应试压力大减。针对课时减少,课程内容要调节,邓飞认为「个人成长及人际关係」单元的内容本身不适合作为考试内容,日后有机会被取消。 理应加入宪法基本法内容 公开大学校长、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玉山认同特首林郑月娥所说,经过了十几年,通识科出现了异化的情况,变成了一个「时事学科」,教师通常只靠自选的剪报来教学和讨论,有时难免偏颇,改革后会有正规通识教材,让专家评审,亦增加多些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认知,对学生的学习也会有帮助;而近年学生欠缺法治观念和对国家的认识,未来的通识教育应加入宪法、基本法的内容以及加强法治教育,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。 对学生家长社会都是好事 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表示,通识科课程纲要空泛、无指定教材,公开考试卷中更被引入大量政治议题,对日常学习和试题操练环节带来极坏影响;不少校本课程更出现大量偏颇政治元素,甚至直接沿用政治团体提供夸张失实资料,对是非观和价值观仍未稳定的中学生带来严重负面影响,故改革通识科对重建香港教育的信心,对学生、家长、社会都是好事,而教育局推出改革也是勇气可嘉。 团结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凯杰认同通识维持必修必考、以「及格/不及格」取代现时7个等级、精简课程内容,和将教材送审等措施,均有助釐清科目的目标,达到当年对通识科的愿景。 香港未来教育协会表示,此次改革为香港教育的发展描绘出新的蓝图,期望特区政府能够藉此不断深化发展香港教育的优点与长处,激发学生潜能。文章来源:果东方三合一娱乐:www.166559.com |